大家养老保险
站点设置banner
 
 >  大家养老积极开展“普惠金融推进月”行动

大家养老积极开展“普惠金融推进月”行动

2024-04-07

为深入贯彻《意见》精神,国家金融管理总局自3月12日-4月12日推出“普惠金融推进月”宣传活动。活动旨在充分调动金融活动市场主题,主动对接金融需求,擦亮金融工作的为民底色,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新篇章。活动期间,大家养老保险各级机构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包括市场调研、产品宣讲会、金融知识宣传等,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
什么是普惠金融?

2013年11月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,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
在我国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(2016—2020)》中,普惠金融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,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提供适当、有效的金融服务。


普惠金融服务对象:小微企业、农民、城镇低收入人群、贫困人群和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。



政策里程碑

2013年:发展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

2015年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。

2016年: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发展规划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(2016—2020年)》。

2017年: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,建设普惠金融体系,加强对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。

2019年: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,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、竞争力、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。

2020年: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,增强金融普惠性。

2022年: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《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、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,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。

2023年:国务院发布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。

过去十年,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,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,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高。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,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,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,中国正在为普惠金融全球化发展贡献“中国样本”。



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

2023年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意见”),确立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、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,为普惠金融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定调。



目标:

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

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

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

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

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

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



重点措施摘要:

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。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,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,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。

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。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、良性竞争,发挥其他各类机构补充作用。

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。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,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,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。

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。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,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,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。

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。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,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,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。

此外,《意见》对于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、强化金融素养提升和消费者保护、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、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、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、加强组织保障也做出相关安排。

相关推荐